世之道,礼为贵
礼念

礼记礼念域外IP资讯月刊跨境法律观察海法思享会

出口防疫物资合规教学视频
发布时间:2020-06-30 作者:

世礼提示


近期,受全球疫情影响,医用口罩、防护服、检测试剂盒等防疫医疗物资出口量大幅增长。在医疗物资大量出口的同时,许多企业因出口通关环节操作不规范,交易流程受到影响,甚至涉及行政、刑事处罚,相关货物也被扣留处理。


世礼律师事务所供应链团队和海关团队长期专注于为跨境供应链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定期刊发《跨境贸易法律观察》,期刊内容聚焦于供应链、海关事务、知识产权、涉外与跨境事务等领域,疫情期间,更是针对疫情相关问题连续推出七期专题期刊。在国外疫情肆虐期间,世礼接到大量关于防疫物资出口的相关咨询,为了更好地普及国家对于出口防疫物资的相关规定,世礼特组织青年律师拍摄相关教学视频,以供广大读者参考和学习。另,特别感谢厦门市湖里区智源职业培训学校为本视频制作提供的大力支持。

 行政、刑事违法风险 

案例1

申报出口其他货物,但实际出口医疗物资——涉嫌逃避商品检验

腾讯视频申报出口其他货物,但实际出口医疗物资——涉嫌逃避商品检验

点击小程序播放视频
【实际案例】
2020年4月,深圳某公司向海关申报出口手机玻璃片一批,但实际出口的是一次性医用口罩等防疫物资。目前,深圳海关已对当事人依法作出科处罚款的行政处罚。

【合规风险】
擅自出口未报检或者未经检验的属于法定检验的出口商品,擅自出口应当申请出口验证而未申请的出口商品,出口经法定检验、抽查检验或者验证不合格的商品等情况,将被处以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将追究刑事责任。

案例2

申报时使用伪造、变造的检验证单——涉嫌逃避商品检验

腾讯视频申报时使用伪造、变造的检验证单——涉嫌逃避商品检验

点击小程序播放视频
【实际案例】
2020年4月,威海海关发现某口罩生产企业不在商务部公布的取得国外标准认证或注册的生产企业清单内,但其出口的口罩包装却印有“FDA”“CE”“EN14683”“EN149”的标识。目前,海关已暂扣货物,并移交后续处置。

【合规风险】
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检验标志,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检验证,将被追究行政责任,还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案例3

申报时未提交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涉嫌逃避商品检验

腾讯视频申报时未提交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涉嫌逃避商品检验

点击小程序播放视频
【实际案例】
2020年4月,深圳海关关员对深圳某企业以进料加工方式申报出口的货物进行查验时,发现原申报出口的塑胶电子温度计并未出口,实际出口的货物是红外测温仪。目前,该案已移交海关缉私部门作进一步处理。

【合规风险】
自2020年4月1日起,对外出口的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呼吸机、红外体温计产品,需要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未取得相关证明,逃避进出口商品检验,将被追究行政责任,还有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违反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规定,逃避商品检验,将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进口商品未报经检验而擅自销售、使用,或者将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出口商品未报经检验合格而擅自出口,相关机构将依法对涉案企业进行行政处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将构成逃避商检罪,依法应追究刑事责任:
(一)给国家、单位或者个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二)逃避商检的进出口货物货值金额在三百万元以上的;
(三)导致病疫流行、灾害事故的;
(四)多次逃避商检的;
(五)引起国际经济贸易纠纷,严重影响国家对外贸易关系,或者严重损害国家声誉的;
(六)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除了行政、刑事方面的违法风险,出口医疗物资与跨境贸易的其他货物存在共性,企业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签订、履行时,需要注意国际贸易过程中潜在的民事法律纠纷,纠纷未发生时应合理规避风险,遇到纠纷时应及时行使权利,必要时应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民事纠纷风险 

案例4

签订医疗物资买卖合同,但无法依约交付货物——可能构成合同违约

腾讯视频签订医疗物资买卖合同,但无法依约交付货物——可能构成合同违约

点击小程序播放视频
【实际案例】
2012年某月,原告日本某公司向被告医疗某公司订购医用口罩数箱。但由于被告没有按照合同所约定的交货条件和交货标准履行合同义务,法院认定被告构成违约,判决被告应承担违约责任。

【合规要点】
企业应注意防范交易风险,并做好合同条款的风险管理。企业应提前了解清楚交易双方的主体信息、商业信誉和经营资质,综合考量双方的履约诚意和能力,尤其注意评估自身的合同履行能力,避免构成违约,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总结 

【签订合同前】
企业应提前了解清楚交易对方的主体信息、商业信誉和经营资质,综合考量双方的合同履行能力。在合同条款方面,产品质量及使用条款应尽可能限制赔偿责任,并明确产品适用范围和操作规程;运输和交付条款应明确境内卖方的义务范围;不可抗力条款应明确不可抗力适用情形;法律适用条款应确认合同准据法;争议解决条款应确认争议解决方式。

【国内生产环节】
企业应取得生产许可或备案,并应当将产品信息向所在地设区的主管部门备案,出口境外的医疗器械需要符合进口国(地区)的监管要求,检测试剂等五类医疗器械须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如需办理《出口销售证明》,还须取得生产行为及产品的许可或备案。

【出口环节】
对于一般类型的防疫物资,按照出口路径如实向海关申报;对于法检范围内的物资须经过出口检验检疫;对于检测试剂盒等属“特殊物品"类型的物资须取得出口卫生检疫审批;对于检测试剂等五类防疫物资,需要提供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以及产品符合进口国(地区)质量标准的声明。


© 世礼律师事务所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21659号

快捷导航
走进世礼 专业领域 专业人士 世礼资讯 国际网络 工作机会
礼达家族办公室公众号
海法思享会公众号
世礼法商公众号